分類/標籤 網誌/分享 BLOGS | by lapchau

一講到鼓勵年青人創業,另一個迷思,就是不少IT人,甚或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應帶頭做這做那,方能推動科技創新。撇開政府無能這客觀因素,他們似乎不太明白創新往往是一個由下而上,而非由上而下的一個過程,政府充其量只能定遊戲規則,太多的產業上資源分配,最終只成為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另一溫床。如果真的調配資源,就倒不如放在基礎教育上吧 (不是大專教育),教導小朋友由小便學懂問老師、父母問題,問到他們口啞啞;學懂怎樣去學更多的東西,倒轉頭教曉老師和父母。「怎麼,不行嗎?」感到詫異的朋友們,可能香港弄到如斯地步的,正是你們!有你們的存在,再多資源也不能把香港變成一個創業、創新的樞紐呢!

創業終歸都是做生意,兩個字:一賺一蝕!講多少理念如果賺不到錢,其實都不算是成功。所以問我創業十年,是成功還是不成功?總之在統計的層面上公司運作了十年,有時賺,有時蝕,有時賺多多,也有時要蝕多多,但依然存在,這倒算是小數了。儘管在世俗的眼光中公司不是成功,但相信我作為過來人,總比起那些打工皇帝評審、創業大師更有資格去講何謂創業吧!

創業是一個世界觀,就是看到世界不完美的地方,也看到自己的責任,用創新的方法除去或減少不完美的地方。講得簡單一點,就是「創新地幫別人解決問題」!但幫人之餘,也可收取合理的回報而已 ─ 幫人是因,回報是果,兩者要是倒轉,就是今天不少傳媒一味追捧極少極少數創業科技公司成功上市的故事,創辦人短時間內飛黃騰達,成為億萬富翁;不少年輕人看到這些,便把創業浪漫化,即使未知自己是否對某門生意認識,未有對某個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便為創業而創業了,結果不足一兩年便草草了結業務。當然,買到一個經驗也總算難得;然而知道自己為何創業,全情投入,中長線起碼能做到收支平衡,能賺錢就更好,繼而業務得以延續 (sustainable),那麼對自己、對身邊支持自己的家人朋友、對創業服務的對象,都總算是有個交代吧,而這樣已經算是創業上的成功了,而非下下都要上市成為富翁不可。

lapchau

201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