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標籤

NGO 即是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中文為 「非政府組織」。西方人對「 組織」的定義本身是很鮮明的,所指的就是「非牟利機構」。政府雖然都是非牟利的,但她有的是人力、物力,資源往往比企業、大公司多許多。所以把政府、或直接得到政府資助的機構刪去後,便有 NGO 這個名詞。慈善團體,宗教組織,專業公會,政治團體,學生團體, 政府政策遊說組織等等,全都屬於 NGO 的行列。

這幾年間,都與不少香港的 NGO 合作過。以下是我少少的歸納:

● 眼高手低:她們資源少,但卻有很多的目標、計劃。資源少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集中資源,重點發展一至兩個計劃。但 NGO 的董事們,往往卻不肯面對現實。結果同樣的資源,計劃卻愈來愈多,但沒有一樣是做得好。

● 決策慢:由於董事成員多是義務性質,所以通常最多只能一個月開會一次,但會議要商議的事項實在太多了,而有很大的部份卻是芝麻綠豆的小事。重要的事情沒有足夠的時間討論,但又不想草草決定,於是推至下一個月的會議再商議;要期望她們決定重要的事情? 慢慢地等待吧!

● 朝令夕改:亦因為一個月開會一次,開會的成員大多貴人善忘,加上沒有重溫以往的會議紀錄,結果很多時是「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不過就難為了一班幹事,和一班與該 NGO 合作的伙伴了。

● 管理欠佳:因為機構背景的原故,充當總幹事的往往不是善於管理的人,例如社工、牧師、退役運動員等。我明白這大多是形象、公關的需要,然而適當的人做適當的事也同樣重要的。始終,要 NGO 運作有效率,一個懂得管理、善於溝通、處理組織行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人事問題的總幹事是不可少的。

● 員工/幹事/董事轉換率高:基於以上的種種現象,試問員工的士氣可以怎樣? NGO 本身可以給予員工的薪酬已經不高,堅持繼續留下來的,就只有是對 NGO 經營理念的那份執著而已。而如果就連那份執著也沒有,離開是很自然的事。當新的員工上任後,又要花好一斷時間與舊有員工配合,與合作伙伴又往往出現溝通問題。更甚者,把合作伙伴換掉吧 (通常發生在轉換幹事/董事後),結果整個機構的運作流程 180 度大改造。結果大家便繼續徘徊在人事轉變、混亂、適應不來、離開適應、再轉變的惡性循環當中。

● 屢屢放棄專業的機會:NGO 要對開支有所節制,絕對明白。但就是因為這原因,便白白放棄了許多可以令機構更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近日我知道有一機構就是為了買設計軟件的事上有一番的討論。董事會知道軟件有助機構把宣傳品做得更好、更專業,有助機構發展;但也明白專業的軟件所費不菲 (沒有 NGO 的版本)。結果是 ─ 軟件不買, 宣傳品做得不專業也便算了,「NGO 要節省開支嘛...」。「因小失大」,把它來形容 NGO,也非無道理 (不過這例子也關乎一般香港人對軟件的價值有多看重;可再另作探討) 。

對不起,似乎以上所有的描述都是比較負面的。也許這是我的不幸吧,還是這是香港 NGO 的普遍現象? 坦白講,當中因為認識某某機構的運作深了,最終我也停止了對該機構在金錢上的支持。

之前我分享過有關社會企業的意見,一時在朋友間引來一點點的回響。不過我得再一次澄清,我認同社會企業的本意是好的,不過民間需要認清楚發起社會企業機構的背後動機,因為「掛羊頭賣狗肉」的大有人在。怎樣也好,社會企業運動其中的一個貢獻,就是向一直以來以 NGO 自居的機構、團體及宗教組織發出挑戰,迫使他們更深切地去思考其成立的宗旨及目的,繼而去為他們的日常運作及經費的使用作出檢討,從而改善營運效率。

相信不少的 NGO 都有一句很美麗的使命宣言,但最踏實的,始終還是把營運管理 (operation management) 做好。因為營運管理做得好,可以把日常開支大大減低,而資源便可被充分使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如果有心人知道自己大部份對機構的捐贈,是用在可以減省的無謂成本上,繼而終止支持,最終受害的,便是機構本身,和機構要服務的群體吧了。

lapchau

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