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標籤

之前有機會參加由某大學舉辦的社會創新 social innovation 訓練計劃。計劃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上課,讓參與者認識何謂社會創新;第二階段是創業計劃比賽,參與者需要撰寫創業計劃,說服眾評判怎樣透過創新的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初時我的想法是,我把這個計劃當作一個平台,當中我可以認識來自不同界別的朋友,一來可以推銷一下 Thinkaholic,二來亦可以宣傳初時我們還正在構想的自由工作平台 “立刻開工”,三來我也有份參與其中一個社會創新項目,於是即管看看這個平台有沒有可以幫手的地方-看看我有份的項目能否得到資金上的支援。

然而上完了第一堂,便知道我這個想法與實際的安排有很大的落差。首先就是上堂的要求,居然需要參與者一連上八堂的課堂,而且每堂朝九晚五,即使是學生,這要求也是太苛刻了。另外就是被邀請來授課的嘉賓,大多是來自社會福利界別的管理人士,又或是與政府社會福利署聯絡甚密的人士。雖然當中也有來自商界、設計的嘉賓,但當中所謂的社會創新,給我的感覺是先社會,後創新。坦白講,一開始的參與,我也不抱太大的期望,所以在第一個階段的參與,我也只是滿足主辦單位最低的要求,出席3/4的課堂便是了 (當然也會在課堂上做自己事)。

後來我不知道主辦單位也意識到課程的要求太苛刻,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在第一個階段最尾的時候,他們加插了一個計劃簡報的環節,聲稱如果在這一個環節上參與者有卓越的表現,便可以省卻第二個階段,直接得到資助。明顯地,一眾參與者的確因而投入了不少,而我也試試玩,一次過提交了六分計劃申請 (我另一個拍擋負責我們原來的項目):

一、建立一個培訓中心,教導一些低學歷的青少年,透過學懂怎樣建立網頁及編寫程式,繼而承接一些自由工作
二、城市定向遊戲:當中聘請坐輪椅的傷殘人士作導遊,要求遊戲參與者坐在輪椅上,跟隨導遊遊走城市當中

待續⋯⋯

lapchau

2017/09/29